离退休工作处2023
工作动态
工作动态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工作动态 >> 正文
中国人大网、长江日报头版等媒体报道王琨老师履职人大代表的故事
发布时间:2025-03-04 发布者: 浏览次数:


3月2日,长江日报头版以《86岁人大代表王琨——履职27年,推进办成百余件民生实事》为题,报道我校退休教师王琨履职武昌区人大代表的故事。3月4日,中国人大网首页“地方人大”栏目进行全文转载。近年来,武汉广播电视总台、长江日报、大武汉客户端、武汉人大官方微信、武昌区官方微信等媒体,多次对王琨的履职事迹进行过报道。他的代表证、代表履职档案、履职情况简表及报纸的相关报道等实物被武汉革命博物馆2024年举办的纪念人民代表大会成立70周年《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——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湖北实践专题展》设专板展出。

以下为报道原文:

武昌区粮道街道中医社区,1栋1单元门洞口装有一排已脱漆的绿色信箱,其中一个箱门上贴着一张白色标签,上面写有“开会材料”4个字。

王琨说,这张标签贴了好多年,旧了,他就换上一张,“居民群众有什么想法都可投到这里”。

在中医社区,王琨这个名字家喻户晓,这位86岁的老人已连续6届担任武昌区人大代表,履职27年,推进办成120余件民生实事。

奔波3年“办了件大好事”

云架桥小路是粮道街道辖区一条宽5米多的小路,其北段的100米青石板路被列入今年武昌区的改造计划。

说起这条路的改造,中医社区居民潘汉萍夸起王琨:“王代表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!”

云架桥小路的这一段是一条落差近2米的青石板坡路。晴天,因石板间缝隙过大,时常会卡住路人的高跟鞋;而雨天,这段坡路又会因湿滑而变成老人不敢走的“滑坡路”。

潘汉萍说,2024年夏天,她在小区碰到王琨,“能不能跟政府建议一下,把这个路改造一下”。

其实早在2022年的武昌区两会上,王琨就提交了《关于将粮道街云架桥小路北段100米长仿石材路面改为沥青路的建议》。

建议提交不久,王琨就收到区相关部门的回复——由于昙华林历史风貌区建筑风格需要保持一致,暂无调整计划。

“哪个建筑需要用一条关乎群众出行安全的路来保持风格?”王琨说,他收到回复后并没有急于反馈,而是去档案馆、网络上查找“风格保持一致”的依据。

奔波了一个多月后,他查明了这条路的背景:2013年,第二届武汉设计双年展在湖北美术学院昙华林校区开幕,为了与展厅风格保持一致,这条路被改造成青石板路。

王琨调查发现,之后的武汉设计双年展没有再将这里作为主会场。

每年区两会闭幕后,王琨都会换一本新笔记本,把当年提出的建议贴在笔记本扉页,由此开启当年的参政议政工作。

他在2022年的那本笔记本扉页写下了云架桥小路北段改为沥青路的建议。此后两年,这条建议又多次出现在他的笔记本里。

2024年初,武昌区相关部门给出这条路的改造方案:一半改为沥青路,一半保留青石板路。

“总共5米多宽的路,有什么必要这样改?”王琨继续呼吁相关各方关注此事。

2024年底,时任武昌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察看后,与王琨一起商定方案:道路整体改为沥青路,2025年开工,当年改造完成。

“小到一个配电柜挡路,大到一所学校没有操场,王琨都会很执着地咬住不放。他几乎每年都要提粮道街、昙华林片区的改造建议,像小火慢炖一样,把粮道街一点点变得漂亮。”武昌区人大粮道街工委主任张勇志说。

把群众的“不满意”贴进公告栏

1997年,当时58岁的王琨当选武昌区人大代表。此时距他从湖北中医学院(现湖北中医药大学)期刊社副编审岗位退休,还有不到两年时间。

“王琨是第二次参选才选上的。连续两届参与选举,可见他对代表工作的热情。”时任武昌区人大粮道街代表工作联络员刘鸿志回忆。

王琨通过选民接待室等渠道与群众沟通

当选人大代表前,王琨热衷于写些反映民生问题的稿件向媒体投稿,很多问题得以解决。王琨认为,人大代表依法履职,是由点及面、辐射性地解决问题,能够真正实现“下情上达、上情下达”的贯通,起到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,“当上人大代表,就能更有效、更及时地为民鼓与呼”。

履职人大代表的头三年,王琨提交了40多份建议。然而,在收到相关单位回复时,王琨犯了难:“怎么才能把政府部门回复和办理进度尽快通报给选区的4800多位选民呢?”

思来想去,王琨决定将相关部门的回复函放大复印并配上自己的点评,一起张贴到校园办公大楼前的公告栏。

2000年6月,王琨在粮道街片区改造的基础上,又提出开辟公共绿地的建议。相关办理部门给出的答复是“需要等待规划”。

王琨将这个答复贴到公告栏,并附上自己的批注:“……一句‘需要等待规划’即可打发代表建议,我认为是一种对工作推诿的表现。”

当年,湖北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刊物《楚天主人》、武汉市人大常委会主办的《人民意志报》陆续刊登文章为王琨的做法喝彩。在一篇名为《多一些“王琨现象”又何妨》的调查中,作者提出“这种让人大代表工作更加公开透明的做法,值得鼓励”。

直到2014年学校翻修前,这个公告栏是王琨联络居民群众的一个重要平台。

早在湖北中医学院医务室工作时,潘汉萍就听说过王琨,她知道这个总在公告栏里贴东西的代表“能为居民办成事”。

“王琨代表‘张榜’,一直受到群众欢迎,经常有人看到他下雨时贴公示不便打伞,会主动为他撑伞。”时任湖北中医学院院长张六通回忆。

因为人大代表没有连任届数限制,认真履职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王琨一直连任。“选民持续信赖我,不断地向我反映事情。他们的信赖和激励,是我当人大代表的动力。”王琨说。

“做足调查研究,我就底气十足”

王琨的书桌上,摆放着4盒彩色记号笔。在他的不少建议中,都用到了这些工具。

“王琨代表的文字功底在代表里是‘独一份’,他提交的建议案也很‘讲究’。”刘鸿志回忆,在王琨提交的一些建议中,常会出现用各色彩笔配的图,“这都是他用脚一张一张跑出来的”。

王琨说,用彩笔“画”建议,是他当代表之初就养成的习惯,“文图配合让人一读就懂”。

在2021年夏天的几场大暴雨中,中医社区的积水淹到小腿,受淹最严重的居民韩德旺家水深过膝。不等韩德旺来反映,王琨就在雨季结束后第一时间提交一份手绘的“彩色建议”。

这份建议除了描述社区淹水导致居民生活不便,还附上了一张手绘的彩色排水施工图。图上清晰标明,中医社区积水是因为昙华林正街路中央排水不畅,而社区对面靠近泛悦汇商圈地下有一个箱涵,中医社区可借助这个箱涵解决水患。

王琨的建议很快被武昌区水务局采纳,当年冬季,水务部门仅用时一周就完成排水施工改造,中医社区从此告别淹水。

“那张手绘图,只有非常熟悉片区情况的人才能画得出来。王琨代表的钻劲非常值得我们学习。”一位经办此事的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。

“王琨有想法、有能力,凡事认真调查研究,人大联络工作也更加积极和规范。”刘鸿志说。

履职27年,王琨欣喜地看到了变化:政府部门响应速度更快,回复也越来越规范,对一些一时不能办理的建议都作出详尽的解释。

在王琨手头最新的一份代表建议回复里,回复单位不仅提供了文字回复,还附上了片区的俯视图。

王琨家中保存着多年调研材料

回想起第一次以人大代表身份在会上发言的场景,王琨记得自己当时有些紧张。“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拓宽粮道街。那是一个很大的工程,我不知道提这个合不合适。后来我知道,只要我的建议来自群众呼声,做足调查研究,我就底气十足。”

2024年12月27日发布的一份武昌区公开读本中,多次被区人大常委会评为区优秀人大代表的王琨,被誉为武昌区的“明星代表”和居民心中的“贴心代表”。

“只要是切合大多数群众利益的事,我就会坚持不懈地一件件做下去,笃定干到底!”王琨说。

展览专板

 

友情链接
更多>>

离退休工作处微信公众号

湖北中医药大学微信公众号

省委老干部局微信公众号

湖北省高校老协微信公众号

离退休工作处2023
版权所有:湖北中医药大学离退休工作处 © 2023   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188号 邮政编码:430061